区块链对标互联网:60年代的技术水平 90年代的投资水平-中亿财经网

2023-04-25 18:35:23

区块链对标互联网:60年代的技术水平 90年代的投资水平 区块链

编辑- 中亿财经网-马晓敏
2018-07-09
来源 : 挖链网
中亿财经网7月9日讯,区块链技术异常火爆之下,到底有多少人关心技术发展和应用?又有多少人关注大佬所不屑的价值投资?恐怕很少。而这些,才是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发展下去的关键。

中亿财经网7月9日讯,区块链技术异常火爆之下,到底有多少人关心技术发展和应用?又有多少人关注大佬所不屑的价值投资?恐怕很少。而这些,才是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发展下去的关键。

现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被称作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其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60年代,而投资亦或投机水平却保持在互联网疯狂时的90年代。

在技术上,区块链实际还很低效,比如将交易记录在以太坊的成本非常之高。如今在以太坊上记录32字节的区块需要20,000的Gas费用,如果是1G的话将耗费20,000*(1,073,741,824/32)= 671,088,640,000的Gas费用,尽管gas费用并不稳定,但这些至少也需要数百万美元。

再看上世纪60年代的互联网,同样是1G的存储容量,存储的价格同样高达600到1000万美元。而现在,存储1G只要1美分。

区块链的性能也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互联网相仿,完全不具备大规模应用可能。1969年,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首次连接起来,这也是第一个使用交换技术的真实网络――阿帕网。当时在网络发送的第一条消息是“Login”,而在发送字母“g”的时候,网络崩溃了。

我们再看,去年12月的加密猫以及不久前的交易挖矿,让目前为止被普遍认为最成功的以太坊网络拥堵不堪,性能缺陷暴露在大众面前。现阶段,以太坊仅支持每秒15-30次交易(TPS),这与目前常用的互联网应用TPS相差上百倍。面对以太坊主网TPS过低、交易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任何应用想在以太坊上大规模被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尽管越来越多的主打高性能的公链项目出现,也推出了相比以太坊而言更加灵活的共识机制(DPoS、POC、RDPoS等)和侧链技术,但目前而言仍全部处于待开发待落地阶段。以太坊提出的Sharding(分片技术),也还要等到至少2020年才可以完成部署。

当然,正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tcp/ip、邮件系统、telnet、ftp等重要网络技术,才让互联网技术在个人电脑出现后迎来爆发。当前的区块链领域的各种创新技术,也极有可能将区块链技术带到另一个高度。

再看区块链投资,可谓超前于技术发展。互联网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直到网景做出浏览器之前,所有人都觉得互联网是科研人员或是政府机构的专属,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到投资。到了90年代,众所周知的“.com”热潮来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概念股的开始狂飙,经历了一个从狂妄到恐慌、最终到崩溃的完整过程和结局。

今天的区块链,其投资属性已经十分明显,俨然像是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500家企业进行区块链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应用试验,其中既包括像 IBM、微软这样的传统科技巨头,也包括JP 摩根、美国银行等实力雄厚的金融巨鳄,还包括遍布全球的近千家区块链初创企业。

尽管处于熊市,风投公司和对冲基金对加密货币投资仍大幅增长。据加密基金研究(Crypto Fund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2018年共有216项投资,投资总额6.377亿美元,而去年全年共有236项投资,总计投资4.967亿美元。

投资的过激意味着泡沫的产生,而如果一个还处于萌芽时期的技术被热钱所包围,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关键技术突破快一点,投机热钱流入慢一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产业终将爆发。

最后,人类要求迅速致富的心理导致对成长型投资有先天偏好,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过度的热情追高成长型投资导致最终幻想破灭之后,人们必然又会走回到稳健的价值型投资的老路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 关键字:

1.中亿财经网(http://www.junyues.com/)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亿财经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亿财经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中亿财经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