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骗局:打着官方授权幌子套路环环相扣
2018/8/14 13:46:53
原标题:百来块制作的小程序,竟敢要价几万元——多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骗局调查
漫画: 徐骏 作
“他们说要退款只能退60%,还要减去做小程序框架每个6000元的费用。”江苏丹阳市的王先生说,“我才彻底明白这就是个圈套。”
王先生所说的圈套,是指近期频频曝出的小程序骗局。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出现打着微信、支付宝官方授权名义的公司,。而实际上授权是假、限量也是假,几万块购买的小程序,市场价可能也就百来块钱。
打着“官方授权”的幌子,套路环环相扣
根据记者调查,这类假冒提供小程序开发服务的骗局,一般都打着“官方授权”的幌子,而且有着环环相扣的套路。
“4月13日,我接到自称支付宝公司的电话,邀请我参加‘新电商新生态支付宝商业应用研讨会’,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广西柳州的杨女士说,就是担心他们是假的。
但接下来,为打消疑虑,对方一般会发送带“微信”“支付宝”等注册商标的“授权”截图,让人误以为是腾讯或蚂蚁金服官方举办的活动。
“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支付宝面对面支付的授权,根本不是小程序开发服务授权。”杨女士说,但当时在客服的劝说下,我还是去了现场。
到会场后,就是“专家讲师”煽动情绪、虚假宣传这一套。
“反正是各种洗脑,让人听了觉得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不仅难得,而且没有风险。”王先生说。
活动高潮是现场报名注册。
“主持人说现场报名注册有优惠!买二赠一,现场VIP只有一个名额。”王先生说,当时会场就沸腾了,办理注册的前台围满了人,抢注一个喊出一个,就这样,我也注册了6个小程序,分3次付了78000元。
主办方声称,6个小程序不仅可以帮商户自己推销产品,还可以垄断本地区6个细分行业在支付宝等平台上的搜索。比如,王先生注册了“气缸”小程序,当地“气缸”公司要在支付宝等平台上被搜索到,就需要通过王先生的小程序。
但过了不到3天,王先生打电话询问支付宝客服,才发现正规的小程序接入是免费的,而小程序制作的市场价也不过百来块钱一个。
由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扩散,
王先生掌握了一份名单,40多名受害者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河南等多地,单人受骗金额从1万多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光我联系上的受害者被骗总额就有130多万元。”他说。
蚂蚁金服数据显示,公司每月会收到“‘支付宝新应用’等活动是否为官方举办”的咨询约200个,受骗的商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线下传统行业商家,单个商户受骗金额在2万元至6万元不等。
另据微信团队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月至今,微信举报邮箱共接到此类投诉百余起,活动区域呈现由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扩散的趋势。
“这种会议的组织者,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会和与会者签订合同,一般是一方提供技术服务,一方交纳费用。合同本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但只要证据充分,证明确实存在欺诈,追回被骗的资金是没有问题的。
可问题就在于取证难。“合同非常含糊,不留实际地址,联络人只留电话,且没有细化功能、开发负责人、所有权等具体信息。”王先生说。
“我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把这个企业列入异常名录,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又注册了新公司。”杨女士说,前不久还接到其他公司打来的电话,也是一样的套路。
也有部分受害者报了警,但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大部分案例还处于立案侦查阶段。
如何防止“小程序”诈骗蔓延?
防止“小程序”诈骗蔓延,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责无旁贷。据了解,微信在官方公众号上已多次披露此类骗局,呼吁大家切勿轻信外部虚假宣传的付费商务合作。
蚂蚁金服也发布声明,重申支付宝官方没有、也不会授权别人举办此类活动,更不会随便收费,如果大家遇到此类情形,可以随时拨打蚂蚁金服客服中心电话95118求证或举报。
目前,微信正在配合公安机关、工商部门打击冒名企业,对违法违规主体公司或第三方开发团队做出拉黑和下架小程序等处罚;蚂蚁金服则是在系统后台设置安全提示及水印,发现第三方冒用支付宝、蚂蚁金服品牌的,采取清退账号等措施,并禁止其再使用蚂蚁金服开放平台的相关服务等。
“证据充分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走刑事立案程序。”赵占领说,如果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以撤销合同、获取赔偿等。(记者许晟、桑彤)
- 转发关于停止发放举报奖金的公告
- 举报电话恢复公告
- 举报电话暂停公告
- 【公告】关于再次督促上海市互联网应用商店开展备案的通知
- 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处理“上海热门资讯”等微信公众号
- 传播“房产新政”谣言 上海依法处理18个违规微信公众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 关于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 征集展播活动的通知
- 举报中心呼吁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上暴恐有害信息
- 最严食安法施行 网上经营需实名登记
- 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将在青岛举行
- 中国依法严惩网络攻击破坏犯罪 态度坚决 措施有力
- 中央宣传部、 加大网络造谣刑事民事惩处打击力度
- 关于贯彻落实“护苗2015?网上行动”的通知
- 关于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更名的公告
- 网络安全的战略地位已成全球普遍共识
- 新规: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物品信息
- 关于警惕“黑宽带”陷阱的公告
- 公安机关对14家违法信息问题突出网站进行挂牌督办整治 (第二批)
- 关于欢迎公众举报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公告
- 关于欢迎公众举报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告
- 收到垃圾短信可转发12110
- “扫黄打非・净网2014”倡议书
- 关于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公告
- 上海市第六届优秀网站200家“提名网站”名单
- 全国打假办:明年重点打击互联网售假
- 三中全会涉及IT领域改革政策一览
- 工商总局:网店雇“水军”恶意差评最高罚3万
- 上海市第六届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报名通知
- 手机网民注重位置信息的隐私保护
- 网现二代证复印件生成器 如用于非法获利将涉罪
- 网购年货莫忘保存聊天内容 三大陷阱须提防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沪B2-20050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