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5818801 孙子兵法:实战评析兵学圣典 孙武著_孙武著_孔夫子旧书网

2023-04-25 18:35:23

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中国博海书店

9787515818801 孙子兵法:实战评析兵学圣典 孙武著

举报

书号:9787515818801;作者:孙武著;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作者:Â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  9787515818801
  • 出版时间:Â
  • 版次:  1
  • 装帧:  平è£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作者:Â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Â 9787515818801
  • 出版时间:Â
  • 版次: 1
  • 装帧: 平è£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售价 ¥ 15.80 5.6折

定价 ï¿¥28.00Â

品相 全新

ä¼˜æƒ æ»¡åŒ…é‚®

运费

上书时间 2018-08-14

数量
库存 103 件
扫码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的 “+”,
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æƒ
  • 店铺评价
  • 商品分类:
    军事
    货号:
    9787515818801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孙子兵法:实战评析兵学圣典
    :28元
    作者:孙武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5818801
    字数:180000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è£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十三篇兵法,、军事、经济、哲学等各方面的智慧,因此它的意义早已超过了军事学著作的层面,而成为中华国学的瑰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是为政者、经商者,还是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都可以从中有所获益。所以,还是赶快拿起本书,开卷有益吧! n
    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较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较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备受后人推崇。《孙子兵法》全书共有十三篇,六千字左右,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赡,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军事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曾率领吴国军队取得对楚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乎灭亡楚国。孙武的代表作品为《孙子兵法》,该书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孙武也因此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n
    文摘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n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n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n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n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n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n  【名家集解】 n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 n  杜牧注:《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戒。” n  张预注:国之安危,在兵,故讲武练兵,实先务也。 n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n  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须审察也。 n  贾林注: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战陈之地,得其利则生,失其便则死,故曰死生之地。道者,权机立胜之道,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曰不可不察也。《书》曰:“有存道者,辅而固之;有亡道者,推而亡之。” n  张预注:民之死生兆于此,则国之存亡见于彼。然死生曰地,存亡曰道者,以死生在胜负之地,而存亡系得失之道也。得不重慎审察乎? n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n  曹操注: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n  杜牧注:经者,经度也。五者,即下所谓五事也。校者,校量也。计者,即篇首计算也。索者,搜索也。情者,彼我之情也。此言先须经度五事之优劣,次复校量计算之得失,始可搜索彼我胜负之情状。 n  贾林注:校量彼我之计谋,搜索两军之情实,则长短可知,胜负易见。 n  梅尧臣注:经纪五事,校定计利。 n  王皙注:经,常也,又经纬也。计者,谓下七计。索,尽也。兵之大经,不出道、天、地、将、法耳。就而校之以七计,能尽彼已胜负之情状也。 n  一曰道。 n  张预注:恩信使民。 n  二曰天。 n  张预注:上顺天时。 n  三曰地。 n  张预注:下知地利。 n  四曰将。 n  张预注:委任贤能。 n  五曰法。 n  王皙注:此经之五事也。夫用兵之道,人和为本,天时与地利则其助也。三者具,议举兵。兵举,必须将能,将能,法修,孙子所次,此之谓矣。 n  张预注:节制严明。夫将与法在五事之末者,凡举兵伐罪,庙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时之逆顺,次审地形之险易,三者已熟,命将征之。兵既出境,则法令一从于将。此其次序也。 n  施子美注:此言五事之目,必有其序也。自道而天地,自天地而将法,先后之顺序然也。己不修道,而惟天地之是恃,天地未得,而惟将法之是用,亦难成功矣。 n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n  张预注:以恩信、道义抚众,则三军一心,乐为其用。《易》曰:“悦以犯难,民忘其死。” n  施子美注:此言人君有道,可以得民之心也。《三略》曰:与众同好靡不成,今既与民同意,则事可以必成矣。故死生同之,虽危不惧,人君何以能使人之若是哉,道足以合其心也。道者,仁义莫非道也。《孟子》曰:得道多助。《易》曰:悦以犯难,民忘其死,皆言道足以为之也。 n  …… n
    序言
    暂无相关内容

    配送说明

    ...

友情链接